工业4.0

发布时间:2020-12-04
"工业4.0"这个概念是德国推出的,所以,日本提到这个概念时,用的是德语原装表述,即Industrie 4.0。几乎是同一时期,中美两国都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中国的叫"中国制造2025"或者"互联网+";

"工业4.0"这个概念是德国推出的,所以,日本提到这个概念时,用的是德语原装表述,即Industrie 4.0。几乎是同一时期,中美两国都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中国的叫"中国制造2025"或者"互联网+";美国的叫"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单从概念角度看,日本并没有提出独自的概念。但是,日本产业界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对这几个概念的追踪和研究很迅速。那么,这几个似是而非的概念,究竟有什么异同,日本在这方面处于什么位置呢?

"工业4.0"定义的四次工业革命如下: 第一次(1784-1869)是机械化,第二次(1870-1968)是电气化,第三次(1969--现在)是利用了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自动化。从现在起进入基于CPS(Cyber-Physical System)的第四次工业革命。CPS"网宇实体系统",即把物理空间影像到信息空间,从而实现网络和现实的一体化。想象一下你在生产一部汽车,你在用来控制的信息空间上可以看到和生产线上一模一样的在制品。你在信息空间上所作的修改、矫正都能立刻反应到物理的生产线上。根据你在信息空间的指令,物理空间甚至可以柔性地重新组装生产线,而不是跟以往那样,为某一款产品的生产而设计固定的生产线。

"中国制造2025"则是一份远景规划,是中国为了在2025年成为制造大国而进行的产业布局。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核心部分也是强调CPS,即网宇实体系统。但是,更注重实体跟网宇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应运。

围绕一个貌似生产自动化的升级版本,几个大国之间在作如此玄妙的猫腻呢?其实质在于各国所处的战略位置,和对将来的远瞻。在制造业的供应链上,德国、日本有着类似的产业结构,占据高端产品的位置。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从低端产品晋升中间产品,并且奋起直追高端产品。在这样的环境下,德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东方的巨大的竞争压力。德国以雄厚的精密机械和电机工程技术,在制造业和日本不分仲伯。但是,和日本不同的是,除了西门子、博世、库卡以外,德国的公司大都是家族企业,虽然技术力量雄厚,但是除了个别的像大众汽车以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承受着被兼并与重组的风险。所以,德国推进的这个"工业4.0",潜在的意图,恐怕是为了集结与整合国内的制造业,在竞争上保持领先地位。因此,它的核心是生产信息的共享与生产效率的最大化。焦点在"生产"上。

与此相对,美国企业在网络与信息技术方面是全球的领头羊,他们更擅长新概念、新模式。如果将生产现场的数据收集起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不难创造新的服务。所以,美国提倡的"工业互联网"其目的在于创造更多的"服务"。中国则是运用国家政策在引导与平衡制造业的发展。

日本的制造业,不仅有许多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并且,大企业下边有一系列实力不菲的中小企业,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日本企业擅长于生产现场的革新,通过持续不断地削减成本,和对生产环节的优化,精益求精。但是,纵观全局能够设计打破单个工厂的框架从而进行柔性生产的系统集成(SI)厂家却没有欧美多。一种危机意识促使日本政府的经济产业省牵头,成立了一个"日本版工业4.0"(IVI: Industrial Value chain Initiative)的组织,集结了100多家企业。这个貌似强大的组织,虽然有官民协作的特征,但是,更多是企业的自主努力,至少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政府扶助政策出台。

精于技术改进,在残酷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里生存下来的日本企业,都集聚了独特的诀窍Knowhow)。在权衡引进"工业4.0"的利弊时,中小企业认为这等于将自己的Knowhow和盘托出,只是对产业链上游的大企业有利,所以,对这个概念半信半疑,颇有警惕。